在腦神經的科學研究上,以及閱讀習慣與學習成效關係之實證研究結果,你我都無法拒絕「閱讀可以改變孩子」的推論。以往愛看書的人常會被同學笑稱是「書呆子」!其實一點也不然,閱讀除了活化腦神經之外,還可以增長許多知識和能力,以下分六類圖書來列舉說明:
1.中國經典:透過書籍曉以仁義道德、精熟語句用詞;國小開始閱讀經典,中學以後的文言文學習較輕鬆!
2.偉人傳記:古今中外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偉人,從傳記中可以體會那些偉人奮鬥向上與成功的歷程,誘發孩子從小立大志;這些偉人的生活逆境也是生命教育、情緒教育的好教材。
3.文學經典:中外著名的文學經典,都是孩子提升語文能力補充教材,經常閱讀可以增加字彙、語句的使用能力,進而減少課業學習的障礙。
4.自然科學:科學不是專屬於專家、學者,經常閱讀科普文章可以增進科學知識與概念,甚至於在論證的文章中學習歸納法與演繹法,這是將來解決生活問題與做學術研究的基礎。
5.宗教藝術:高年級的孩子可以開始閱讀宗教與藝術的書籍,除了提升生活涵養、落實生活美學之外,也能從中探索人性。
6.世界史地:國際接軌固然要從英(外)語學習開始,但是國際觀的培養必須從世界史地、世界文化的知識吸收入門,否則只憑藉一口流利外語卻不了解當地文化背景,要如何從事國際貿易?
再談國語文的識字量,無論中文或英語,字、詞都必須放在句子、文章的脈絡中使用才有意義,大量閱讀正可以學會字、詞的應用時機,同時也在廣泛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生字(單字),語文能力當然提升,書寫的文章也能言之有物。目前國內教科書的編排,對學童的識字量而言仍嫌不足,在這方面臺灣已經輸給中國大陸!換言之,我們的語文能力將被中國大陸迎頭趕上!(100-08-27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