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

為什麼要養雞?(Raising chickens)

為什麼要養雞? 很多人都知道,「雞」可以在大坪國小的校園裡優雅地漫步!但是,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孩子學會養雞那麼膚淺!

接觸小雞可以讓心情飛揚!
養雞本是鄉下地方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的養殖活動,照理說,多數孩子應該都不陌生!事實上卻非如此,經濟發展、年輕人口外移,養雞的家庭已經不多,若是家裡有養雞的,孩子也未必參與其中。

「雞」可以在大坪國小的校園裡優雅地漫步
「雞」可以在大坪國小的校園裡優雅地漫步
「雞」可以在大坪國小的校園裡優雅地漫步
「雞」可以在大坪國小的校園裡優雅地漫步
照顧雞是學習「負責任」態度的取徑。當初張教授要送雞給我們之前,我們徵詢了學校老師的意見,以及班上同學的認養、照顧意願,後來由四年級的孩子照顧日本矮雞,六年級的孩子照顧捲羽雞。照顧的內容包括,餵食飼料、午餐剩飯菜,清理走廊上的雞糞等。尤其是清理雞糞,我們大坪的孩子捲起衣袖就會勤奮處理,不像都市地區的孩子嬌生慣養、怕髒,「負責任」的態度不容質疑!

照顧雞是學習「負責任」態度的取徑
大坪國小的孩子毫不猶豫地清理走廊上的雞糞
大坪國小的孩子毫不猶豫地清理走廊上的雞糞
照顧雞是學習「負責任」態度的取徑
與雞為伍是培養「憐憫心」的過程。年紀愈小、愈單純、愈天真的孩子愈喜歡與動物接觸,這是人類探索萬物的天性!從動物的觀察,接觸過程中,看到生命的可貴與價值;愈能愛護小動物的孩子,也愈有憐憫之心!更有研究指出,照顧動物也被證實能夠療癒傷痛,簡言之,情緒低落的時候,接觸小雞可以讓心情飛揚!

與雞為伍是培養「憐憫心」的過程
與雞為伍是培養「憐憫心」的過程
與雞為伍是培養「憐憫心」的過程
養雞算是「食農教育」失落的一塊。美國暢銷書籍《失去山林的孩子—拯救自然缺失症的兒童》點出美國孩童進入第三邊疆的現象,吃過豬肉但不知道豬是怎麼來的?孩童每日與3C 為伍,卻與孕育我們的大自然漸行漸遠!當前台灣的食農教育正蓬勃發展,不少學校老師都很用心地指導孩子種植有機蔬菜、插秧種稻,甚至於導入食物里程的概念;我卻鮮少看到校園裡有機飼養的教育!在大坪國小,我們鼓勵孩子儘量已中午營養午餐的剩飯菜餵食雞隻,平常也放養雞隻在草地中覓食,從中體會雞農的工作與生活,當然也是生涯探索的教育過程!

養雞算是「食農教育」失落的一塊
養雞算是「食農教育」失落的一塊
對校長而言,「雞」就是活教材,「養雞」就是學校的本位課程,是實踐教科書知識的起點,例如生活課程分段能力指標:
「8-1-3 選定某一(或某一類)植物和動物,做持續性的觀察、並學習登錄其間發生的大事件。察覺植物會成長,察覺不同植物各具特徵,可資辨認。注意到植物生長需要土地、陽光及水分等良好的環境。察覺動物如何覓食、吃什麼、做什麼活動,成長時身體形態的改變等現象及現象變化的觀察」

雞是「生活課程」與「自然與生活科技」的活教材
雞是「生活課程」與「自然與生活科技」的活教材
又例如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能力指標:
「2-2-2-1實地種植一種植物,飼養一種小動物,並彼此交換經驗」
「2-2-2-2知道陸生(或水生)動物外型特徵、運動方式,注意到如何去改善生活環境、調節飲食,來維護牠的健康」
「2-3-2-2觀察動物形態及運動方式之特殊性及共通性。觀察動物如何保持體溫、覓食、生殖、傳遞訊息、從事社會性的行為及在棲息地調適生活等動物生態」
「2-3-2-3知道動物卵生、胎生、育幼等繁殖行為,發現動物、植物它們的子代與親代之間有相似性,但也有不同」。

雞是「生活課程」與「自然與生活科技」的活教材
捲羽雞爸爸跳到校長室窗台探望小寶貝?
雞是「生活課程」與「自然與生活科技」的活教材
雞是「生活課程」與「自然與生活科技」的活教材
無論如何,「雞」就是鄉下人的好朋友,生活中的一部分;學校養雞,更可以延伸許多課程,讓孩子得以深入學習!(105-04-26)

小捲羽雞在師生照顧下已經亭亭玉立!
師生動手做─為雞造一間小木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